全國科技活動周丨南京外國語學校師生走進中科路8號

 南京科普游是南京市科協舉辦的惠及廣大市民的科普旅游活動,是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少年營,親子營,至今已是第六年。 

近年來,南京市科協不斷優化市級“科普一日游”線路、豐富“高校研學游”的內涵,同時與區科協聯動,開設區級“科普一日游”線路進一步發揮科普地基作用,擴大科普影響力,受惠市民累計達萬人次。

529日,恰逢全國科技活動周之際,江蘇省工程師學會、南京外國語學校古城墻文化社組織南外師生共計56人走進中科路8號—“江蘇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院士協同創新中心中藥現代化分中心”中科健康產業集團總部園區,從屠呦呦看中藥現代化,從中藥看中國制造。

 

航天育種

園區內中科大廈建有中科企業館、中藥現代化生產館。在中科企業館里,最引人矚目莫屬半人高的靈芝子實體標本了。2004年,中科研發團隊將靈芝菌種送上太空開展實驗,通過微真空、宇宙射線、無感染、失重、輻射等太空環境,改變菌種基因,從而獲得高質量、高產量、遺傳穩定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這便是“中科1號”太空靈芝的由來。

 

馮敏星

在企業館太空靈芝展區一并展出的還有“馮敏星”模型、星圖、命名公報等。2021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將國際永久編號392655的小行星命名為“馮敏星”,以表彰馮敏教授及中科團隊在國際上首次萃取了靈芝孢子油。

 

屠呦呦與青蒿素

參觀完企業館后同學們來到了中藥現代化生產館,展館通過數控機床加3D打印的技術將溶劑提取設備、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發酵設備、超聲波提取設備、膜濃縮設備、柱層析設備等一一復刻成模型展出。

其中一套設備讓同學們紛紛駐足:2015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屠呦呦通過低溫提取的方式將青蒿素提取出來,該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提取青蒿素所使用到的設備模型同樣陳列在展館當中。

 

顯微鏡下的世界

園區質檢研發大樓建有中藥現代化研發館。在這里,同學們通過中藥成分分子結構模型了解了靈芝三萜、青蒿素等中藥成分。館內多臺高倍顯微鏡可供觀察冬蟲夏草、鹿茸、靈芝等切片,同學們全都按耐不住好奇的心情去探尋中藥材的微觀世界。

 

戶外課程

園區還建設了集綠化、科普、科研于一體的中科藥物園,這也是中國科學院南京中山植物園中科藥物分園。同學們跟隨講解員暢游在濃縮的藥物博物館中,認識身邊的中草藥,在戶外上了一堂生動的植物學課。

打卡有禮 科普游打卡活動

科普基地面向公眾開展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和科學技術成果普及性教育,十分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南京科普地圖"直觀展示了全市170余家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基地科普教育資源助力"雙減”工作,在全國科技活動固期間特別推出“有獎打卡”活動。中科作為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南京中藥現代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編入“南京科普地圖”項目。

熱點資訊

?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